
金管會統計顯示,2025年前七月銀行、證券與保險三大境外金融中心(OBU、OSU、OIU)稅前盈餘已達 18.8 億美元,不僅年增近九成,更超越去年全年水準。隨著美國啟動降息循環,全年獲利上看「2」字頭,有望挑戰 2022 年的 22.9 億美元,再度改寫近三年新高。
📊 近年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獲利趨勢
以下為 2018 至 2025 年前七月的獲利數據(單位:億美元),從圖表可看出,2020 年曾創下 38.6 億美元的高峰,但隨後因美國激烈升息,獲利連兩年跌破 20 億美元,如今再度迎來復甦曙光。
年份 | 獲利(億美元) |
---|---|
2018 | 27.16 |
2019 | 34.59 |
2020 | 38.67 |
2021 | 32.93 |
2022 | 22.90 |
2023 | 17.96 |
2024 | 17.83 |
2025 (前七月) | 18.80 |
🌐 什麼是三大境外金融中心(3O)?
境外金融中心簡稱 3O,包括:
🏦 OBU(國際金融業務分行):主要承作外幣存放款、債券投資、企業融資。
📈 OSU(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):負責海外債券、股票、衍生性商品投資與交易。
🛡 OIU(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):提供外幣計價保單與跨境保險服務。
這三大單位對台灣金融業而言,長期是「金雞母」,特別在低利環境時期,外幣資金操作靈活,能快速放大獲利。
💵 美國降息帶來三大利多
美國聯準會自 2022 年起大幅升息,壓縮了金融機構的利差與投資收益,直接造成境外金融中心獲利下滑。然而,2025 年 9 月開始降息,市場預期年底前還有 2 碼空間,帶來三大利多:
🏦 美元資金成本下降
降息後銀行借入美元的成本降低,使 OBU 承作的外幣放款利差擴大,直接提升獲利能力。📦 供應鏈移轉推升外幣放款需求
企業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加速布局東南亞,增加對外幣融資需求,推動 OBU 放款規模。📉 舊債評價回升
升息期間造成的債券評價損失,隨降息反轉,有助 OSU 與 OBU 的投資部位恢復收益。
📌 OBU:銀行外幣業務主力
2025 年 7 月獲利:新台幣 74.9 億元,月減 11.5%。
前七月累計:新台幣 546 億元(折合約 18.3 億美元),年增 70%。
雖然單月因美債殖利率反彈導致投資收益減少,但全年趨勢仍大幅成長,顯示降息已開始改善美元資金面。
📌 OSU:證券業務波動大
2025 年 7 月獲利:516 萬美元,月減 60%。
前七月累計:4,014 萬美元,去年同期仍是虧損,如今大幅轉盈。
主要原因是海外部位操作得宜,加上美債殖利率下滑,帶動債券評價回升。不過 OSU 對大宗商品價格(如原油)波動敏感,仍具高不確定性。
📌 OIU:逆勢成長的亮點
2025 年 7 月獲利:212.7 萬美元,月增兩倍。
前七月累計:1,037 萬美元,年減 36%。
OIU 在外幣保單市場仍具競爭力,尤其受惠於海外華人資產配置需求,但整體獲利貢獻度相對較低。
🔍 歷史對比:2020 年高峰與之後低潮
2020 年:3O 合計大賺 38.6 億美元,為歷史高峰。
2021 年:因全球市場波動,回落至 32.9 億美元。
2022 年:美國暴力升息,僅剩 22.9 億美元。
2023–2024 年:徘徊 18 億美元,低迷期持續兩年。
2025 年則迎來轉折點,有望重返 20 億美元大關。
📈 2025 年全年展望:挑戰「2」字頭
根據目前的成長趨勢,全年有機會:
穩健突破 20 億美元
挑戰 22.9 億美元(2022 年水準)
成為近三年最佳表現
若美國降息幅度超預期,境外金融中心甚至有可能再現更高獲利紀錄。
🌍 全球金融環境影響
境外金融中心的表現,除了美國利率政策,還受以下因素影響:
⚖️ 國際關稅與貿易政策:影響企業資金調度與外幣融資需求。
📊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:影響 OSU 證券投資收益。
🏘 境外保險需求:與全球人口移動、資產配置趨勢相關。
📝 結論
境外金融中心在 2025 年展現強勁反彈力道,靠著美國降息循環、外幣融資需求提升與投資評價回升,全年獲利上看「2」字頭。這不僅顯示台灣金融業具備國際競爭力,也代表台灣在全球金融鏈中的重要角色。
未來若國際局勢穩定、降息循環持續,境外金融中心有望再度回到 30 億美元以上的黃金時期,成為金融業的重要推動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