🚀 2025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破千億!工業地產獨霸、辦公穩健、壽險資金回流
作者:管理員
2025-09-18 ‧ 7次閱讀
🚀 2025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破千億!工業地產獨霸、辦公穩健、壽險資金回流

2025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延續去年熱度,上市櫃法人交易量正式突破千億元大關,寫下歷史新頁!在關稅戰、AI科技帶來的產業洗牌下,工業地產成為最大贏家,辦公市場穩健推進,壽險業資金更強勢回流台北核心區。本文將深度解析市場格局、三大交易動能,以及未來第四季展望,讓企業、投資人與市場觀察者都能掌握最佳布局契機。

📊 台灣商用市場總體概況:突破千億的里程碑

2025年截至9月,統計顯示,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累計交易量已達1038億元。這個數字不僅代表市場強勁的需求,也顯示出台灣資產配置趨勢的轉變。

  • 工業地產:600億元(58%)

  • 辦公室:311億元(30%)

  • 商場/店面:127億元(12%)

此結構凸顯出台灣產業的兩極化發展,AI與科技製造業支撐工業需求,辦公室市場雖受資金保守影響,但新大樓產品熱銷,商場與店面則受壽險與REITs買盤加持而穩定成長。

🏭 工業地產成為市場主力

工業不動產在2025年無疑是最大亮點。累計成交金額高達 600億元,占比近六成。

  • 需求來源:主要來自上市櫃企業自用買盤,高達81%交易屬自用型。

  • 產業代表:台達電、日月光、美光等科技大廠,為了AI算力與半導體產能擴充,陸續投入龐大資金購廠。

  • 區域重心:桃園穩居企業最愛進駐的地區,截至9月法人已在桃園購置 370億元 商用資產。

👉 這樣的結構顯示出「剛性需求」的力量,尤其AI、半導體產業持續爆發,讓工業地產不僅是投資商品,更是企業營運的基石。

🏢 辦公市場穩健發展:舊換新、小換大成趨勢

儘管企業資金運用相對保守,但辦公室市場仍展現亮眼的穩健動能。

  • 全年交易金額:311億元,占市場三成。

  • 特色:以「新大樓」為主,在44件法人辦公室交易案中,屋齡五年內就占24件。

  • 原因:AI帶動產業升級,企業需要更現代化、智能化的辦公空間,掀起「小換大」、「舊換新」潮流。

開發商如 中悅、遠雄、國揚、華固建設 近年積極推出新建或預售辦公大樓,正是看準這股需求。對企業來說,換辦公室不只是地點的選擇,更關乎未來十年的營運效率與品牌形象。

🏬 商場與店面:壽險資金加持的投資標的

2025年商場與店面交易金額累計達 127億元(占12%),雖然占比不如工業與辦公,但其背後意義更為深遠。

  • 壽險業進場:今年壽險業已投入71億元購置商用資產,幾乎全數集中於台北市。

  • 代表案例

    • 富邦人壽:28億元購入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。

    • 台灣產物保險:20億元入手大同區全棟辦公大樓。

    • 台灣人壽:約15億元取得內湖安康段全棟廠辦。

此舉代表壽險資金重返台北核心商圈,不僅看中自用價值,也將不動產視為抗通膨、穩定收益的重要資產。

🔑 三大交易動能全面解析

① 產業自用買盤佔比高達81%

企業為了滿足營運需求與產能擴充,直接以購廠、購辦公室方式進場。這種「剛需」買盤不受景氣波動影響,是市場成交量的穩固基石。

② AI帶動的辦公室需求升級

AI不僅改變製造業,也推動白領產業對辦公環境的要求。智慧化、節能化、交通便利的新大樓成為主流,辦公市場的價值逐漸「質化提升」。

③ 壽險業資金重返商用市場

壽險業過去幾年偏好海外或金融商品,但隨著市場回穩與收益需求,逐步回流核心商用資產,尤其以台北市大樓、商場為主要標的。

🌏 區域觀察:桃園與台北雙核心

  • 桃園:工業地產熱區
    AI與半導體產業聚落效應顯著,桃園已成企業購廠的首選地區。

  • 台北市:核心辦公與商場聚落
    辦公室與壽險資金集中於台北核心區,顯示「地段仍是王道」,尤其信義計畫區、內科、南港持續吸引資金與企業目光。

📈 Q4展望:銷售旺季帶動交易再衝高

專家預期,第四季進入傳統銷售旺季,市場將迎來新一波交易高峰:

  • 賣方釋出更多資產,形成資產活化潮。

  • 買方則把握年底前的最佳時機,加速資產布局。

  • 工業地產仍將是最大成交主力,辦公室市場穩步向上,壽險與REITs買盤有望進一步加碼。

若動能延續,全年市場成交量有機會挑戰 1,400億元,再創新高紀錄。

🧭 對企業與投資人的建議

✔ 企業端

  • 產業升級期:應把握新辦公大樓與廠辦釋出機會,確保營運擴張空間。

  • 資產活化:適時釋放低效益資產,轉投資於高效益空間。

✔ 投資人端

  • 壽險資金帶頭:可跟進核心區域大樓或商場,具抗跌性與長期收益。

  • 工業地產長期看好:尤其桃園與新竹,具備科技聚落效應。

📌 結論

2025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展現「工業強、辦公穩、商場回溫」的三大格局。AI帶來的產業升級,推動工業地產需求爆發;辦公室市場因企業轉型而質量提升;壽險資金則讓核心商圈更添活力。

對企業來說,今年正是進行資產布局的關鍵期;對投資人而言,則是把握趨勢、卡位未來收益的最佳時機。隨著第四季銷售旺季的來臨,商用不動產市場仍有進一步突破的潛力,將為2025年劃下更驚艷的句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