💰 金控前八月獲利3,342億!史上同期第三高,銀行業逆勢成長
作者:管理員
2025-09-12 ‧ 38次閱讀
💰 金控前八月獲利3,342億!史上同期第三高,銀行業逆勢成長

✨台灣 13 家上市金控 2025 年前八月獲利數據出爐,合計獲利達 3,342.82 億元,雖然年減近三成,但依然創下史上同期第三高紀錄。本文將深入剖析金控獲利結構、銀行與壽險表現差異、未來展望,以及投資人該如何看待金融股的機會與挑戰。

📊 金控前八月獲利全覽:整體仍站穩 3,000 億元大關

2025 年前八月,13 家上市金控合計獲利 3,342.82 億元,較去年同期衰退 27.99%,但仍穩居史上第三高。
對比近五年數據:

  • 🏆 2024 年:4,641.84 億元(史上最高)

  • 🥈 2021 年:4,576.4 億元

  • 🥉 2025 年:3,342.82 億元

  • 2023 年:3,114.45 億元

  • 2022 年:3,083.4 億元

👉 可以看出,近五年金控業績即使在波動市場環境下,依然具備韌性,僅獲利高低隨全球市場情勢起伏而調整。

🏦 銀行金控領跑:獲利逆勢增長 10%

銀行子公司依然是金融業最穩定的獲利來源。
2025 年前八月銀行業合計獲利 2,304.71 億元,年增 10.01%,完全逆勢成長。

  • 📌 主要動能:

    • 市場狀況回穩,利差穩定。

    • 股利認列增添收益。

    • 手續費收入成長,尤其是信用卡、基金銷售、財富管理。

    • 降息趨緩,使銀行評價與獲利表現維持穩健。

👉 銀行金控代表如 玉山金、永豐金、第一金、華南金,表現優於去年同期,成為金融業的中流砥柱。

🛡️ 壽險金控陷入逆風:獲利年減 72%

壽險子公司成為今年金融業最大的拖累。
2025 年前八月壽險業獲利僅 551.41 億元,年減高達 72.02%,比去年同期的 1,970.55 億元大幅下滑。

  • ⚠️ 主因:

    • 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劇,投資收益縮水。

    • 匯市持續逆風,新台幣升值影響海外資產。

    • 美國新政帶來市場不確定性,資金調度壓力增大。

    • 即便金管會推出新措施,仍難以完全抵銷市場衝擊。

👉 壽險金控如國泰金、富邦金、南山金,受外部市場影響最深,短期內難以大幅翻轉。

📈 證券金控靠股市:表現差異化

證券子公司在 2025 年前八月獲利 409.3 億元,年減 14.19%

  • 8 月單月獲利 94.39 億元,表現中規中矩。

  • 市場交易量受美股波動與台股震盪影響,整體成交金額不如去年。

  • 證券獲利高度依賴股市行情,動能不如銀行穩健。

👉 若台股下半年能延續 AI、半導體、金融題材熱度,證券金控仍可能迎來回升機會。

📅 單月數據比較:6 月最亮眼

若觀察 2025 年單月獲利:

  • 6 月:638.35 億元(最高峰)

  • 7 月:572.04 億元

  • 8 月:578.32 億元

整體呈現「上半年高峰、下半年趨緩」格局,反映資本市場逐漸回歸震盪整理期。

🌐 國際變數:川普新政衝擊金融市場

美國總統川普新政的不確定性,是影響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。

  • 💵 匯率:美元走勢震盪,影響壽險外匯避險成本。

  • 📉 利率:降息趨緩,但仍需觀察未來 Fed 政策。

  • 🌍 政策:美中貿易關係、能源政策都將牽動市場風險。

👉 對台灣金融業而言,下半年挑戰將來自國際市場,尤其是壽險與證券子公司。

🧩 金控產業分化:銀行最穩,壽險待觀察

從三大子產業來看:

  • 🏦 銀行 → 穩健成長、逆勢增益。

  • 📈 證券 → 股市行情決定,屬高波動產業。

  • 🛡️ 壽險 → 匯市與市場波動影響大,短期承壓最重。

這樣的分化趨勢,顯示投資人若看好金融股,應更聚焦銀行型金控,而非壽險型金控。

📌 投資人關注重點

  1. 銀行股息收益:銀行型金控股息穩定,適合長期存股族。

  2. 壽險能否反彈:需觀察匯率走勢及全球市場回穩。

  3. 證券跟隨股市:短期波動大,適合積極型投資人。

  4. 金管會政策:金融監理措施將影響壽險與證券子公司風險控管。

🔮 未來展望:挑戰與機會並存

  • 銀行業有望繼續維持成長動能。

  • 壽險業需等待國際市場回穩,短期內難見爆發。

  • 證券業則完全依賴股市行情,AI 與半導體題材是關鍵觀察點。

  • 整體金融股後市可能「銀行穩、壽險弱、證券看市」。

📝 結論

2025 年前八月金控獲利表現,雖不及 2024 年高峰,但仍創史上第三高,展現台灣金融業韌性。銀行業憑藉穩定的利差與手續費收入,逆勢成長;壽險業則深受市場波動與匯率逆風拖累;證券業則隨股市起伏而波動。

👉 對投資人而言,若追求穩定配息與抗風險能力,銀行金控仍是首選;若願意承受波動尋求高報酬,可以關注證券與壽險金控的轉機。整體來看,金融三業將持續分化,投資策略需更精準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