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市買氣退燒!六都加新竹完銷案大減 房價仍每坪飆破47萬
作者:管理員
2025-06-25 ‧ 46次閱讀
房市買氣退燒!六都加新竹完銷案大減 房價仍每坪飆破47萬

儘管房市買氣急凍、完銷案數腰斬,六都與新竹縣市平均房價卻不減反升。根據591新建案統計資料,今年上半年完銷案總數僅303件,較去年同期銳減57.7%,其中台中市更慘跌近八成。然而即便市場明顯降溫,住宅單價卻逆勢上漲,平均每坪價格從去年的41.3萬元飆升至47.6萬元,年漲逾一成,漲幅約6萬元,顯示「價撐量縮」仍是當前房市主旋律。

房市買氣退燒!六都加新竹完銷案大減 房價仍每坪飆破47萬

一、完銷案腰斬,房市買氣全面轉弱

根據591新建案統計,今年上半年六都加新竹縣市合計僅303筆建案成功完銷,較2024年同期的710件大幅下滑57.7%。其中台中市跌幅最劇烈,完銷數從約120筆崩跌至24筆,驟減近八成。新竹縣市與桃園市也不遑多讓,年減幅度分別達73.9%與59%。

這樣的銷售疲軟狀態,反映出政策打炒房的成效逐步顯現。2024年下半年起,央行持續祭出限貸令、針對第二戶以上房貸實施更嚴格的審查,再加上新青安利多消退、高房價壓力不減,讓自住客遲疑、投資客卻步,最終導致完銷案大幅縮水。

二、房價逆勢上漲,顯示供給端支撐力強

儘管成交件數銳減,但全台平均住宅成交單價卻從2024年上半年的41.3萬元,拉升至今年的47.6萬元,一年內漲幅高達14.6%,每坪增加超過6萬元,呈現典型的「價撐量縮」現象。

這樣的價格堅挺背後,與以下幾項因素密切相關:

  1. **營建成本高漲:**鋼筋、水泥、人工費用持續上揚,建商反映成本,難以降價。

  2. **土地取得困難:**都會區素地稀缺,取得成本高,推升總價底線。

  3. **小宅當道:**新案多以小坪數產品為主,總價雖控管在可負擔範圍內,但單價因此被拉高。

  4. **重建案、危老案比例提高:**推案戶數少、地段佳,單價自然不低。

三、北市撐盤最穩,成交單價破118萬元

在六都與新竹縣市中,台北市雖然完銷案僅年減8.6%,表現相對穩健,但價格表現卻最為驚人。根據統計,台北市今年上半年平均成交單價達到每坪118.4萬元,年漲幅高達17%,領先全台。

主要原因如下:

  • 小宅產品主導市場:北市新案多以20坪以下小宅為主,符合首購與置產族需求。

  • 重建案支撐價格:內湖、中山、大安等地危老重建案頻出,土地稀缺進一步墊高售價。

  • 北市保值性強,具長期投資吸引力:即便投資客退場,自住客與資產配置族群仍看好台北不動產抗跌性。

四、新北市完銷數腰斬,但均價仍增

新北市今年完銷案數銳減至40件,年減幅度達51.2%,顯示市場熱度明顯降溫。但平均成交單價卻依然小幅上升至58.8萬元,年增約6%。

支撐新北房價的關鍵區域包含:

  • **林口:**受惠於AI產業園區、影視園區題材。

  • **三重:**地理位置鄰近北市,加上新案持續釋出。

  • **板橋:**新北政經核心,供需穩定,價格支撐力強。

然而隨著新青安熱潮退去、總價帶壓力浮現,未來幾季能否維持此價格水準,仍需觀察下半年成交狀況。

五、桃園與新竹買氣退燒,蛋白區撐盤

桃園市完銷案從去年超過百件驟降至48件,年減59%,尤其是A18、A19高價區銷售近乎停滯,顯示市場對總價敏感度升高。

不過觀音、大園與蘆竹等蛋白區仍有零星完銷案出現,反映買方資金轉向中低總價產品。

新竹縣市則從92件滑落至24件,跌幅73.9%,主要因高房價讓買方卻步,加上科技業景氣不穩、資金保守,加速整體市場轉冷。

六、中部市場崩跌,台中成最大苦主

台中市可謂本次完銷案數下滑最劇烈的城市,年減近八成。北屯、沙鹿、梧棲等區去年銷況火熱,合計銷售額破千億,如今卻陷入全面萎縮。

原因主要包含:

  • **投資買盤全面退場:**過去以短期資本操作為主的投資型買方如今觀望。

  • **高單價區域去化困難:**如水湳經貿園區、14期等地因總價過高、貸款限制,導致成交量快速下滑。

  • **大型建案延後推案:**不少建商選擇靜待市場回穩再進場,供給同步萎縮。

七、南二都氣勢不再,台積電概念區慘跌

南部都會區過去幾年在「科技題材」帶動下熱度飆升,尤其台南、高雄因台積電設廠效應,吸引大量投資客與置產族進駐。但今年房市風向驟變,也讓南部陷入修正期。

台南市完銷數年減38.3%,高雄市更年減52%。以高雄為例,楠梓、仁武、橋頭、左營等「台積電概念區」去年共逾50件完銷案,如今僅剩9件,縮水逾八成。

顯見在利空壟罩與投資退場情境下,即使具話題性的區域也難以獨善其身。

八、未來展望:價量膠著、短期難解

591新建案總編輯李忠哲表示,雖然央行最新一次未進一步加碼信用管制,對市場而言是一劑定心丸,但目前「高價、限貸、總價難負擔」三重壓力仍未消退。

展望今年下半年至928檔期,預期市場將持續呈現「價格不退、買氣停滯」的膠著狀態:

  • 建商不願降價,寧可延後推案。

  • 買方觀望氣氛濃厚,成交需依賴議價空間。

  • 中小坪數、總價低的產品更具競爭力。

此外,若景氣未見明顯回溫、利率持續高檔、全球政經風險升溫(如美中貿易、戰爭變數),房市也恐難擺脫低迷。

九、價高為市,量縮為勢

2025年上半年房市的表現充分反映出政策影響、市場調整與民眾心態的變化。即便平均房價年漲逾6萬元,展現出價格剛性,但背後卻是買方苦等機會、賣方咬牙撐價的對峙局面。

在信心未重建前,買賣雙方都傾向「靜觀其變」,市場將維持低成交、緩波動的調整期。對買方而言,此刻是評估財務與區位的黃金時間;對賣方或建商而言,則需思考產品策略與議價彈性,才能在艱困市場中搶得一席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