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儘管住宅市場買氣降溫,但工業地產卻逆勢加溫。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,2025年5月,上市櫃公司工業地產交易金額高達169億元,創下近34個月以來單月次高紀錄。從龜山到彰濱、大雅到觀音,大型企業紛紛砸重金購買工業土地與廠房,顯示企業對製造基地與資產布局的積極性持續升溫,也為台灣整體經濟發展釋出正面訊號。
住宅市場冷 工業不動產火!揭密資金轉向真相
工業地產火熱:從沉寂到再度起飛的轉捩點
過去一年,工業地產市場一度轉趨冷靜,尤其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的金融不確定性、高利率與地緣政治風險交織下,投資人普遍採取觀望態度。不過,自2024年第三季開始,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持續發酵,加上全球供應鏈重組、AI浪潮與淨零碳排政策推進,工業地產再度成為企業置產與營運重整的重要標的。
信義全球資產指出,2025年5月的169億元交易額,為近三年來的高峰之一,也象徵企業不再單靠租賃解決生產空間,而是選擇直接買斷土地與廠房,進行長期資產配置。
重大交易揭示趨勢:誰在買?買了什麼?
和碩科技:砸56.38億元買下宏達電龜山廠
和碩以超過56億元買下宏達電位於桃園龜山的工業區廠房,這筆交易不僅金額驚人,更具有象徵意義。龜山因鄰近台北市與新北市、交通便利、供應鏈完整,早已是北台灣重要的製造據點。和碩此舉顯示其加碼台灣在地生產的決心,並藉此擴展AI與智慧裝置生產能量。
豐興鋼鐵:32.6億元搶下彰濱廠房
鋼鐵業巨頭豐興斥資32.6億元購得彰濱工業區的廠房,顯示傳統產業在邁向高附加價值生產的同時,仍需龐大的土地與製程空間來進行機械升級與減碳改造。
大宇紡織、合正科技也出手
大宇紡織以21億元買進台中大雅區的大基地工業用地;合正科技則以12億元取得觀音工業區的廠房。這些交易共同指向一個核心趨勢:企業擴廠或轉型升級已成定局,而「自有產權」的基地更具靈活性與長期效益。
企業搶買工業地產背後的五大驅動力
1. AI與智慧製造升級潮
台灣身為全球半導體與電子製造重鎮,面對AI、5G與車用電子的崛起,製造基地也必須同步升級。智慧工廠建置、機械設備現代化與生產流程自動化,帶動對大坪數、高容積、可改建空間的工業地產需求。
2. 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政策壓力
為符合政府與國際對碳排放的要求,不少企業開始建置太陽能發電、循環冷卻系統與碳排監控設備,而這些設施往往需更大的土地條件,進一步刺激大型工業地產的需求。
3. 供應鏈重組與在地化生產
中美貿易戰後,不少企業採取「在地製造、區域供應」的策略。許多出口導向企業將台灣視為安全的備援生產基地,從而提升對購地建廠的意願。
4. 法規穩定、產業群聚效益明確
工業區法規明確、公共設施完善,有助降低企業營運風險。例如:中科、林口工業區、楊梅幼獅工業區等地,已有完整上下游供應鏈,進駐企業更易形成群聚效益。
5. 資產活化與資本運用考量
上市櫃企業為調整資產結構,除購置新地,也會處分閒置資產、整併使用空間。一來可提升資產報酬率,二來為未來融資或股東報酬增添空間。
工業地產的未來潛力:不只是「廠房」,更是企業轉型的戰略基地
過往工業地產多以傳統廠房為主,但隨著企業發展方向轉變,如今的工業地產早已朝向複合用途空間發展,甚至出現結合研發、辦公、倉儲、展示、物流於一體的「企業營運總部型廠房」。這些新型態物件具備:
建物彈性設計:可自由調整樓層用途
高度電力承載:支援高效能AI伺服器
綠建築與ESG認證:符合國際供應商採購標準
智慧管理系統:導入IoT進行自動監控、節能管理
也因此,企業在選擇工業地產時,已不再是單看「坪數」與「地段」,更重視物件未來可發展性與營運靈活性。
工業地產投資熱潮,對市場的四大啟示
1. 帶動周邊地區房市與基礎建設
大型企業進駐工業區,不只影響自身營運,也會為周邊區域帶來就業與人口流入,進一步刺激住宅市場需求。例如龜山工業區周邊的林口與桃園市區,近年新案與租賃市場皆有成長。
2. 加速產業聚落的形成與升級
企業購地建廠常伴隨上下游供應鏈的聚集,有利於形成具規模的產業聚落,例如桃園航空城、台中精密機械園區,未來將具備更完整的供應體系與人才市場。
3. 吸引資金轉向實體資產
面對金融市場波動,投資人與法人機構傾向將資金轉往穩健且具保值潛力的實體資產,工業地產正好成為選擇之一。特別是自用兼投資性質的物件,更被視為資本保值與營運雙贏的方案。
4. 產業升級的核心支撐
企業在面對全球競爭與環保壓力的雙重挑戰下,唯有具備足夠產能與靈活布局的製造空間,才能進行數位化與低碳轉型,工業地產因此成為轉型升級的「第一道門檻」。
結語:企業工業地產佈局進入「新黃金十年」
隨著AI浪潮、數位轉型、淨零碳排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推動,企業對工業地產的需求不僅沒有減少,反而越加精準與策略化。從2025年5月的交易高峰可以看出,上市櫃公司已不再將不動產視為可有可無的附屬品,而是核心資產配置的一環。
無論是擴廠、轉型、升級,或是資產活化、營運效率提升,工業地產都將扮演關鍵角色。可以預見,在資金流向穩健、產業發展明確、政策鼓勵導向清晰的多重利多下,台灣工業地產市場將迎來下一波結構性成長。